去年收益創記錄!巨災債券今年還有增長潛力嗎
分類: 最新資訊
故事詞典
編輯 : 故事大全
發布 : 02-21
閱讀 :148
去年,對沖基金從巨災債券(CAT bond)中的投資回報率在所有另類投資中位居第一,且創下歷史紀錄,相關債券發行速度也大幅攀升。一些業內人士預計,災難債券市場仍將繼續擴展,并提供可觀收益,次級災害和網絡攻擊等細分領域存在潛力。去年巨災債券錄得創紀錄收益根據另類資產管理行業數據咨詢公司Preqin的數據,2023年最好的對沖基金策略是押注保險類相關證券下屬的子類別——災難債券,收益率超過14%,而行業基準水平僅為8%。同時,瑞士再保險公司“全球巨災債券表現指數”(Global Cat Bond Performance Index)總回報率上漲了19.7%。在這些創紀錄的回報背后,是對災難債券和其他保險相關證券的大膽押注。所謂的巨災債券被保險行業用來對沖風險,以免承擔難以賠付的巨大損失。這種風險被轉移給了愿意接受相關投資機會和收益的投資者。投資者通過購買此類債券來押注災難不會發生。如果預先商定的災難不發生,那么投資者將獲得巨額回報;若災難發生,則投資者須承擔部分或全部資本的損失。全球變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一直是推動巨災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,因為面對越來越極端的天氣模式,保險公司不得不從“太大而無法承受的損失概率”中撤出。根據瑞士再保險公司的數據,過去六年,經通脹調整后,全球巨災債券市場容量以每年4%左右的速度增長,與自然災害風險的增速大致一致。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的數據顯示,2023年,自然災害造成了2500億美元的全球損失,其中只有950億美元投保。Tenax Capital、Tangency Capital和Fermat Capital Management等大舉押注巨災債券的對沖基金2023年均獲得創紀錄收益。根據公開文件、外部估計和知情人士信息,這三家對沖基金的業績都達到行業基準的兩倍多。其中,Tenax Capital的巨災債券押注為其創造了18%的回報率。該機構分析師普哈(Toby Pughe)坦言,這種收益令他們自身都感到吃驚,“自20世紀90年代巨災債券誕生以來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” 。給予投資者高收益的同時,由于對氣候變化引發的極端天氣事件的擔憂,以及幾十年來的高通脹增加了自然災害后的重建成本,2023年巨災債券的發行速度也隨之加快。據追蹤保險相關證券市場的公司Artemis稱,2023年最后一個季度,包括私人交易在內的巨災債券新發行額達到56億美元,使全年交易額達到16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。據估計,這一交易規模使未償巨災債券市場總額也達到創紀錄的450億美元。事實上,巨災債券2023年創紀錄的表現的“種子”早在此前就已播種下。2022年9月,颶風“伊恩”(Ian)襲擊了佛羅里達州。據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稱,伊恩是該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風暴,造成1000億美元的損失,其中只有60%投保。這一事件導致保險公司更希望將賬面風險更多轉移到資本市場。同時,在通脹猖獗的情況下,重建成本也高得多。據Fermat Capital的董事總經理霍頓(Brett Houghton)稱,通脹使災后的重建成本增加了約25%,也導致了更多巨災債券發行來填補缺口。Fermat Capital是全球最大的巨災債券投資者,持有市場上大約280只流通巨災債券中的80%。瑞士再保險公司保險相關證券業務的全球主管莫妮爾(Jean-Louis Monnier)稱:“住宅方面的保險價值增長從8%上升到20%,保險公司需要購買更多保險,這意味著更多資金。”而大量資本的涌入后,巨災債券的投資者要求降低發行風險,從而進一步推高了風險溢價和債券收益率,使得相關收益率在2023年年初達到新高,這是放大回報率的又一步。隨后,2023年相對溫和的美國颶風季保證了投資者資金的“有來有回”,完成了巨災債券高額回報的最后一步。Nephila Capital是一家價值70億美元、專門從事再保險風險的對沖基金。其聯合創始人哈古德(Greg Hagood)表示,“相對于我們所承擔的風險而言,2023年的風險溢價可能是我職業生涯至今最高的?!蔽磥砬熬盀楹卫^續被看好不少業內人士繼續看好該行業前景,并開始關注一些細分領域投資機會。Tangency Capital的聯合創始人哈格多恩(Dominik Hagedorn)表示,在過去12~18個月里,對沖基金對保險相關證券的興趣“顯著”上升, “考慮到目前的風險溢價/利差,如果這種情況再持續一年左右,我不會感到驚訝?!辈贿^,他同時提示,由于資金大幅流入使得利差較去年收窄,今年的收益率大概率達不到去年的18%的歷史高位,而是會在10%~12%左右?;纛D表示,對于巨災債券投資者來說,“2023年是獨角獸的一年,在該市場,投資者可以獲得巨大的回報和市場平衡?!彼A計,伴隨“投資者興趣濃厚,保險公司還會發行越來越多的巨災債券。市場規模雖已擴大,但還不足以滿足潛在活動的需求。因此,2024年,巨災債券有望再為投資者提供有吸引力的回報”。Karen Clark& co.的創始人、巨災債券風險模型專家克拉克(Karen Clark)認為,市場對強對流風暴、冬季風暴和野火等所謂的次生災害越來越感興趣,這會是巨災債券市場未來需求和機遇所在?!皻夂蜃兓瘜σ盎鸬挠绊懽畲螅瑐€別事件將導致100億~300億美元的損失,這就是巨災債券市場可以增長的地方?!彼Q?;纛D也看好次生災害市場的潛力。“這種次要風險是幫助實現投資組合多樣化的好方法?!彼Q,相關投資為其去年約108億美元的總投資回報貢獻了約20%的收益,但相關風險仍然很難建模,意味著次生災難市場會帶來“一些不確定性”。除了次生災難市場,他強調,巨災債券未來覆蓋的其他高風險場景還會包括網絡攻擊。“網絡攻擊帶來的損失堪比襲擊邁阿密的4級或5級颶風,我們已將這部分市場確定為未來5~10年的主要增長領域?!彼嘎叮現ermat已經開始布局,并將繼續增加相關風險敞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