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注音】wǔgǔbùfēn
【出處】四體不勤,五谷不分,孰為夫子? 《論語·微子》
【釋義】五谷:通常指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。指不參加勞動,不能辨別五谷。形容脫離生產勞動,缺乏生產知識。
【用法】作謂語、定語;指沒有見識
【結構】主謂式
【近義詞】不辨菽麥
【同韻詞】藐茲一身、惻怛之心、濟濟彬彬、才廣妨身、望峰息心、遺物識心、萬箭穿心、尊古卑今、寸金難買寸光陰、斷發紋身、......
【年代】古代
【邂逅語】見了麥苗叫韭菜
【成語故事】春秋時期,孔子帶領弟子周游列國,經歷衛、陳、蔡等國的碰壁后,從葉邑出來迷了路,子路前去問路,回來后發現不見了孔子,就問地里耕種的農夫,農夫說:四體不勤,五谷不分,孰為夫子?子路發現遇到德高的隱者,只好自己尋找
【成語示列】我們新時代的青年絕不能做五谷不分的書呆子。
【成語造句】
◎同樣,"五谷不分"用在她身上一點也不夸張。
詞類符號:名詞;時間名詞;方位名詞;處所名詞;人名;姓氏;名字;地名;機構名;其他專有名詞;動詞;聯系動詞;能愿動詞;趨向動詞;形容詞;區別詞;數詞;量詞;副詞;代詞;介詞;連詞;助詞;嘆詞;擬聲詞;習用語;縮略語;前接成分;后接成分;語素字;非語素字;
快搜